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《中国当代医药》》 > 2008年第22期
编号:11730293
永无止境:糖尿病防治任重道远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8年11月15日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2008年第22期
永无止境:糖尿病防治任重道远

     早在2000多年前,中国经典医书——《黄帝内经》就已经对糖尿病进行了详尽的阐述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,糖尿病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疾病已成为当今社会继肿瘤、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,在我国的流行已经到了迅猛阶段。如何应对如此严峻的形势?就此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我国内分泌领域的知名专家、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陆菊明教授。

    重在预防,唤醒公众认知

    作为学科带头人,陆主任指出:糖尿病发病率高,病人总数在不断增加,且终身患病,不能治愈,并发症危害大,是内科领域最活跃、发展最快,也是医生面临很大挑战的疾病。流行病学调查发现,目前北京地区成人中糖尿病患病率已在10% 以上,糖尿病前期的人更多,超过糖尿病患者人数,北京地区成人中有20%~25%都是血糖不正常的,数字巨大,高血压人群也就是20%左右。面对糖尿病发病率如此迅速增长的势头,我国卫生部门已将糖尿病列为对人民健康有重大危害的疾病之一,并不断增加对其基础、药物、治疗、预防等方面研究的投入。但目前公众的关注度还不够。糖尿病是一个慢性发展的疾病,不痛不痒,因此要唤醒公众意识,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,防患于未然,在糖尿病前期就要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,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。等到疾病明朗化了再去处理就滞后了。可以借助我国卫生部门、社区的支持,充分利用高血压防治网络进行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宣传、强调高危筛查,这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。目前美国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势头已开始减缓,就是得益于早期干预的效果。

    合理用药迫在眉睫

    采访中,陆主任特别强调要合理用药。他告诉记者,每种口服降糖药都有各自的优、缺点,要针对每个人的病情去选用相对适应的药物。二甲双胍经过50多年的应用证明其安全有效。磺脲类也有50多年的应用历史,疗效良好,但明确的副作用有低血糖、体重增加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7152 字符